據中國商務部辦公室消息:11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就解決彼此核心關切問題進行了討論,就解決好相關問題取得共識,同意就第一階段協議磋商的剩余事項保持溝通。外媒援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話說,美中兩國即將就貿易協定的第一階段達成協議。
中美貿易關系發酵至今已經持續了20個月,在前前后后經歷了十多次的談判與磋商后,兩國間的貿易關系自今年10月份才出現轉機。由于美國政府的態度反復,使得兩國間的貿易談判進程推進緩慢,同時對全球的經濟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各經濟與銀行機構屢次三番地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并輻射到了原油市場。由于經濟增速放緩,令全球的原油需求也唱衰,在供應量穩中漸長的前提下,需求的萎靡造成了油價的疲軟。
縱觀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與國際油價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今年的原油價格走勢幾乎都是圍繞著中美貿易關系而展開(見下圖)。今年中國農歷春節結束后,中美雙方展開了多輪的商貿談判,市場普遍預期良好,因此原油價格自2月底開始進入了近兩個月的回暖周期,WTI自55.48美元/桶漲至了4月底的66.30美元/桶,漲幅達19.5%,這也是今年油價觸及的最高點。

就在市場預期良好的前景下,美國突然單方面宣布對中國加大征稅范圍,并認為幾輪磋商的進程太慢,認為談判的意義不大,中美關系因此急轉而下。國際油價應聲而跌,在近兩個月的下跌過程中,不僅回吐了前兩個月的漲幅,甚至還出現了超跌。WTI自4月底的66.30美元/桶滑坡至6月中的51.14美元/桶,跌幅高達22.9%。
此后,中美貿易關系一直處于反復的過程中,國際油價也進入了震蕩周期,并一直維持到10月份。國慶長假后,10月10-11日,中美兩國再度展開了貿易談判,談判過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即表示,中美兩國達成了第一階段實質性貿易協議,并推遲了關稅上調的時間。10月25日,中方表示兩國接近敲定“第一階段”協議;11月16日,中國商務部表示,中美雙方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目前在力爭至少達成階段性貿易協議;11月26日,中美兩國重要領導人再次通話,雙方就解決好相關問題取得共識,并同意繼續展開剩余事項的通話。
受此影響,國際油價自10月中旬起再度開啟了上漲的通道,WTI從10月上旬的52.45美元/桶漲至11月26日58.41美元/桶,漲幅為11.4%,為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值。即便如此,市場的神經依舊沒有完全放松,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來不按牌理出牌,在兩國貿易協議未完全落實前,仍然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可以說,當前的國際油價與中美貿易關系息息相關且緊密聯系,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市場對兩國間的關系抱有越大的希望,一旦兩國的關系出現惡化,就會加速誘導油價出現大跌。反之,如果兩國間的關系按部就班地協商解決,那么國際油價將會有一個穩健的回暖環境,有助于來年的整體回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