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下跌,目前油價已經處于40美元/桶下方運行。對于原因,無非在于導火索引領下,內因與外因并存,共同施壓油價連續跳水。恐慌來襲,負油價還會重現嗎?
導火索—沙特下調官價
沙特自從開啟減產之后,曾經多次上調官價,但是在近兩個月竟然連續下調官價。中國是全球進口原油量最大的國家,是眾多中東產油國的最大客戶。從全球角度來看,在其他眾多國家依然沒有走出疫情困境的時候,中國是率先走出疫情的國家,經濟恢復進入快車道,不斷加大進口原油量,成為引領全球原油需求快速恢復的核心力量。但客觀來講,中國的消費是有限的,在低價囤油的策略之下,中國進口的大量原油是無法被短期消化的,這勢必會蠶食未來中國進口的原油數量和潛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長期引領全球原油需求恢復的延續性是值得懷疑的,當然,如果未來其他眾多消費大國能夠控制住疫情,有了強大的接力之后,全球原油需求恢復的速度應該會更快。但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因此,沙特為了繼續維護市場份額,下調官價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內因—高估值
其實,高估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動性出問題。一旦流動性出問題,高估值的商品將會經歷估值回歸的過程,一般是以連續的下跌來完成的。在油價連續上漲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因為減產的進行,另一方面是因為需求的穩步恢復。當然,需求分為三類,分別是真實性需求,投機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在油價跌至負值之后,市場看到沙特將會大幅減產來支撐油價上漲,因此大量的投機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被激發,貿易商和煉廠大量囤油就是最好的例證。其實,對于全球疫情而言,真實性需求恢復的很慢。在各國央行不斷放水的過程中,大量熱錢進入原油市場,這就為高估值提供了堅實的貨幣基礎。在之前,大量油輪被占用,運費高漲,隨著油價緩慢上漲,貿易商要么將大量的囤油流入到現貨市場,要么直接通過交割流入到期貨市場。就這樣,隱性庫存逐步變為顯性庫存。真實性需求并不好,投機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大幅萎縮之后,市場將重新審視原油的估價水平。
外因—放水遭遇斷流
客觀來講,世界三大泡沫,其中之一便是美國的股市。十年長牛的行情,一方面是經濟恢復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央行放水,資產泡沫的過程。今年以來,美聯儲多次放水,美股在一路走高,并未因疫情問題而導致的經濟萎縮發生大幅的轉向。因為兩黨的糾紛,再次放水的歷程較為艱難,當然,這也與特朗普尋求連任有很大的關系。高估值的美股,在沒有放水進入的情況下,從高位回落,實際是流動性出現問題。美股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或者說是全球資產泡沫的晴雨表,在美股調整的過程中,商品市場受到的了很大的牽連。
明確了原因,那對未來油市的判斷就簡單多了。對于恐慌來襲之下,負油價還會出現嗎?現在來看,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回想當時負油價,核心是空逼多的期貨操作,在多頭沒有能力接貨之時,只能被迫不斷平倉,價格也不斷下降。庫欣庫存的爆滿是前提條件,在美國大量的戰略儲備原油輪入之后,庫欣庫存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現在來看,這個條件是不滿足的。
那么,油市將會繼續下跌還是企穩反彈呢?考慮到美股的調整還沒有結束,外圍宏觀環境存在進一步下跌的風險,因此短時原油價格將繼續弱勢調整,但是估值水平已經差不多回歸正常,35美元/桶是其供需合理的價位。在未來多個消費大國進一步控制住疫情之后,原油真實性需求將會加快恢復,估值水平有望走高。當然,隨著油價回暖,投機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將會重新被釋放。
說白了,目前油市的下跌調整是因為中國需求斷檔后缺乏有效接力,同時流動性出現問題而導致的高估值修復。同時,只要存在投機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未來油市的反彈之路將在震蕩中展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