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趨弱:國際原油三日累跌8.5%
隔夜,原油整體氛圍呈現出了快速下行的態勢。截至發稿,布倫特原油最低跌至91.85美元/桶,較上周五100.38美元的高點累跌近8.5%。
那么問題來了,緣何盤面會呈現持續走弱的態勢?后市又該何去何從呢?
突破性進展?伊核協議再迎契機
毫無疑問,伊核協議在近期再度迎來轉機是本輪行情走弱的直接原因。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當前約70%的美國人認為通貨膨脹是最嚴重的問題,而信任政府的受訪者僅占25%。顯然,這些民調結果顯示,美國絕大多數人對于當前現狀感到不滿,這也是美國總統拜登支持率僅剩36%的一個主要原因。
中期選舉在即,支持率每況愈下的民主黨終于坐不住了。既然沙特這么“不給力”,那么適度對伊朗拋出橄欖枝的行為也算是情理之中。
在全球能源危機的背景下,其實有不少國家都將全球第四大石油儲備國、日產量超200萬桶的伊朗當成了“救命稻草”。近年來,多方談判數次觸及瀕臨“協議簽訂”的地步,相關人士更是明確表態稱,如果美國解除對伊朗制裁,那么該國的石油產量將從210萬桶驟增至380萬桶。
然而遺憾的是,伊朗對美國的“政策延續性”始終抱有懷疑,并且作為“宿敵”的以色列及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一直試圖施壓,幾次“臨門一腳”的談判都以失敗告終。
而今,在拜登中東之行未能取得成效、OPEC+月度日增產幅度“高達”10萬桶的消息曝出后,美國干凈利落的恢復了與伊朗的對話。
首先是上周四曝出了美國和伊朗重啟非直接伊核協議會談的消息,隨后是昨日伊朗外長對消息進行了熱情回應:“如果美國表現出切實的態度和靈活性,就可以在未來幾天內與美國達成協議,恢復履行核協議”。與此同時,還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伊朗已就歐盟提出的核協議草案文本發出了正式回應,目前立場已傳達給歐盟首席特使博雷爾,并且將在未來兩天內收到歐盟方面的答復。
對市場氛圍而言,伊朗原油可能“重新入局”的消息無疑是重磅利空。受此影響,行情持續回落也算是情理之中。
經濟復蘇放緩:市場調降原油需求預期
除了產能方面的利空消息外,市場原油需求預期的調降亦是對行情的走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用。
據數據,7月中國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幅度為3.8%,低于6月的3.9%及經濟學家預測的4.3%,石油表觀需求更是同比下降了約10%。經濟復蘇有所放緩的消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信心,資金在介入多單時必然會變得更為謹慎。
油價下行風險增大
在盤面持續走弱的同時,各大期商也不約而同的出爐了偏空的策略報告。
在最新研報中,中信期貨提到:俄羅斯和歐佩克對供應端的不確定影響已逐漸落地,短期主要關注伊核協議進展。距伊朗方面可能最近幾日達成協議;若宣布協議達成,從地緣情緒角度將對油價造成下行壓力。
而中期角度來看,重心仍有回落空間。供應增加和需求放緩對現貨市場壓力已經開始體現。油品累庫使供需估值逐漸下移,下半年經濟衰退風險從周期角度將進一步對油價形成實質拖累。除非地緣沖突擴大導致供應中斷,可能推升油價繼續上行;基準預期重心仍有回落空間。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