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全球原油價格近日出現了小幅回升。盡管漲幅有限,但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情緒在經歷了近期的較大回調后開始有所好轉。本周一(12月23日),原油價格的上漲主要得益于美國最新通脹數據的積極影響。數據顯示,美國的通脹率低于預期,這重新點燃了市場對于進一步貨幣寬松政策的期待。隨著美聯儲可能采取更為溫和的加息政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所回升,為包括原油在內的風險資產提供了支持。
IG市場分析師Tony Sycamore指出,除了美國通脹放緩外,美國國會通過避免政府停擺的法案也提振了市場情緒。特別是美聯儲的鷹派加息立場有所緩解,使得投資者對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前景持更為樂觀的態(tài)度。然而,盡管市場情緒短期回暖,但分析機構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原油市場可能面臨供應過剩的局面,這將給油價帶來壓力。Macquarie分析師預期,2025年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格可能降至70.50美元/桶,較2024年的79.64美元/桶有所下降。
從供應端來看,本周市場也經歷了一些波動。俄羅斯的德魯日巴管道因技術問題短暫停運,導致部分歐洲地區(qū)的供應受限。但幸運的是,該管道在12月21日已恢復運輸,緩解了供應中斷的風險。與此同時,美國的原油生產活動穩(wěn)步增長,貝克休斯報告顯示,截至12月20日,美國運營中的油氣鉆井平臺數量增加至483座,為自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展望未來,原油價格仍可能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美國經濟數據的變化,特別是通脹和就業(yè)市場的動向,將繼續(xù)影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定,并間接影響原油價格。全球經濟的增長潛力,尤其是需求回暖,仍是決定油價能否持續(xù)上漲的關鍵因素。然而,考慮到市場中期供需失衡的風險,尤其是2025年可能出現的供應過剩,原油價格的上漲空間可能有限。
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主要產油國的政策變化、美國能源生產的動態(tài)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特別是在亞洲市場的石油消費趨于飽和的背景下,未來原油市場將面臨更加復雜的供需環(huán)境。截至撰寫本文時(12月23日北京時間上午),布倫特原油連續(xù)合約交投于73.31美元/桶,日內上漲了0.5%;美原油連續(xù)合約則交投于69.86美元/桶,漲幅為0.6%。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yè)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chuàng)作者,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