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將為您梳理當前油市的多重矛盾與潛在走向,助力把握交易節奏與趨勢邏輯。
一、供需結構變化——“跨區價差”迅速收窄過去一周,原油價格呈現“先揚后抑”走勢。中國和中東原油相較歐美市場出現顯著走弱,主要原因包括:歐佩克+加快增產節奏:5月原油產量超預期上升,供應壓力釋放;人民幣升值疊加內需偏弱:SC原油(上海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受到雙重壓制;中美經貿關系改善帶動美股及風險偏好上漲,但未能有效支撐中國油價。這導致中東對中國的出口溢價減少,“跨區價差”迅速收斂,表明亞洲市場對中東油源的議價能力增強,同時也反映中國油品需求偏弱的現實。
二、地緣風險反復——核協議與戰火交織不定美伊核協議或再現轉機?特朗普多次表示美方已向伊朗遞交核協議草案;伊朗外交部長則稱尚未收到任何正式提議,但表態愿意通過談判緩解對抗;阿曼作為中間國“持文代傳”,談判仍處于微妙博弈階段。若協議達成,將促使伊朗出口原油回歸市場,對油價形成直接利空。俄烏會談“象征意義”大于實質進展:普京缺席談判僅派副代表出席,烏方高規格出席未見成果;雙方在戰俘交換及未來條款框架上達成初步共識,但談判氣氛緊張;歐洲多國對俄羅斯態度不滿,呼吁加碼制裁。地緣層面的反復令市場信心受挫,油價波動區間持續拉寬。
三、歐佩克與IEA分歧加劇——產量前景撲朔迷離IEA月報:預計2025年供需將嚴重錯配,庫存增加超72萬桶/日;歐佩克月報:盡管下調經濟增速預期,但保持需求增長預測;增產執行力不足(4月僅增產2.5萬桶/日,遠低于預期),后續或激怒沙特,推動進一步增產。6月1日歐佩克+會議至關重要,若繼續放量,油市或重陷供應過剩泥潭。
四、基金持倉與技術信號——油價上行空間受限WTI和布倫特基金多頭大幅回補,但面臨核協議與供應壓力雙重風險;技術面上,WTI反彈受限于60-68美元震蕩區間,后市關注“反彈乏力后回落”的風險;中國油價提前走弱,或成短期預警信號,建議投資者逢高做空為主、注意節奏控制。
五、結語:中長期油價展望——宏觀利多釋放殆盡,需警惕“負重下行”在宏觀面邊際利好已大幅釋放的背景下,供需失衡與地緣風險的交叉擾動使得油價反彈持續性存疑。若美伊談判或俄烏局勢迎來實質性緩解,則短期油價面臨進一步回調風險。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