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不染的汽輪機廠房
煤炭碼頭及排放水處理站
日前,中國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第2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這也是國內首座全智能化綠色生態電廠。以此為標志,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
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規劃裝機容量8×100萬千瓦機組,一期工程建設兩臺100萬千瓦機組,年發電量110億千瓦時,首臺機組已于11月4日投產發電。按照智能化和生態電廠的理念,萊州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采用三維數字化設計運營,單機容量最大,設計煤耗全國領先,項目不占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廢水零排放。
電廠整個生命周期全部采用三維數字化技術,將生產物資、設備系統、生產流程全部轉化為數字信息,納入微機管理,只使用一臺電腦,就能實現對生產、經營全過程控制。采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眾多復雜的系統一鍵啟動,可以實現無人值守。項目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態環保理念。在節能減排方面,完全不占耕地和農田,廠區建設在海邊灘涂鹽堿地,灰場利用廢棄的露天金礦礦坑,單位容量占地指標為每千瓦0.17平方米,低于國家標準3個百分點;
電站同步配套建設2個3.5萬噸級通用泊位碼頭。煤炭從碼頭通過全封閉輸送通道直接送到電廠,因此在廠區沒有任何的粉塵。
廠區供水采用海水淡化技術和城市中水,不占用當地淡水資源,工程耗水僅為每千瓦0.07立方米,遠低于0.12立方米的國家標準。
高效的靜電除塵器效率達99.8%,脫硫效率達98.4%;灰渣及脫硫石膏全部實現綜合利用;廠內污水和廢水經處理回用,實現污水“零排放”。
特別是在循環經濟利用方面,投資近兩千萬元將機組循環水排水口改為水輪發電機房,安裝兩臺800千瓦小型水輪發電機,依靠排水帶動水輪機發電,每年可多發電880萬千瓦時,相當于在火電廠里建起了水電站。電廠計劃將水電機組所發電力接入低壓廠用電系統,可供1600臺辦公空調同時運行,每年可節約標煤2400噸。
今年是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成立十周年。公司總經理云公民表示,與成立之初相比,公司盈利能力明顯增強,資產總額從800多億元增長到近6000億元,十年翻了三番。年發電量從1000多億千瓦時增長到400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12%。煤炭產量從無到有,現已突破3000萬噸。利潤總額由不足9億元增加到80億元,十年增長了近8倍,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跨入發電集團前列。結構布局持續優化,形成了發電、煤炭、金融和工程技術“四位一體”的產業格局,公司清潔能源裝機占到總裝機的四分之一,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占煤電裝機比重超過四成;水電裝機1633萬千瓦,十年增長了3倍;風電和燃機從無到有,分別增長到377和519萬千瓦;煤炭產業發展后來居上,控股煤礦產能達到2849萬噸/年。金融板塊建立起財務結算、股權投資以及信托、證券、保險等門類齊全的一體化金融服務體系,資產規模達到1300億元。工程技術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太陽能熱發電、儲能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近年來,中國華電加快推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重點建設高效率、大容量、環保型機組,福建可門、江蘇句容、山東萊州等一批煤電一體、電港一體的集群項目正在形成。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