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礎油價格漲勢不停,多數型號繼續上揚。盡管國內春節后,整體市場需求尚未明顯見好,但在上半年貨源持緊以及原油不斷走好的利好因素支持下,亞洲價格繼續走高。其中一類500SN和光亮油漲勢尤其明顯,在高粘度用油旺季來臨前,各地大型煉廠提前搶貨,導致一類高粘度進口價直線飆升。亞洲煉廠上半年在檢修高峰期中供應量仍將持緊,而亞洲多地采購需求不減,加上原油繼續攀高,都支持亞洲價格繼續穩中上升。
近日,泰國兩大主要基礎油煉廠對外宣布,3-4月基礎油產量將全部供應給國內以及海外長約客戶,暫停現貨出口業務。據泰國IRPC煉廠人士透露,由于2月底基礎油裝置意外停車6天,基礎油供應呈現緊張,盡管短期迅速恢復正常,而3-4月生產計劃僅夠保證國內客戶以及對外長約供應量,其他現貨難以滿足。泰國石油公司人士也表示,目前泰國當地基礎油供應資源相當緊張,煉廠產量將優先滿足國內需求,出口方面僅夠供應給外長約客戶,所以3-4月取消現貨出口計劃。國內玩家表示,隨著泰國兩大公司紛紛暫停基礎油現貨出口,3-4月亞洲市場泰國資源難尋。在供應量將保持緊俏局面下,短期內亞洲外盤價仍顯升勢。據海關數據顯示,泰國進口至中國的基礎油數量為2508噸,而船期統計顯示,2月到港的泰國船貨量超過6000噸。根據海關數據統計,1月份我國基礎油進口數量達19.14萬噸,環比漲31.9%。國內進口商表示,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來,外盤進口資源供應局面一直處于高價盤緊狀態。而1月基礎油市場在中國國內市場在兩大集團不外放量,新年大部分亞洲煉廠安排裝置檢修,國內進口商不得不高價提前備貨補充庫存,另一方面,臺塑基礎油裝置12月份已經開工,為彌補前期簽約合同用戶,1月份開始有對大陸市場批量發貨。與此同時,國內市場受冬季嚴寒天氣影響,大部分北方海港暫時取消進港作業,基礎油進口在東北和華北市場卻顯數量寥寥。數據還顯示,1月份基礎油出口數量1.508萬噸,同比漲25.21%。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