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2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4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專家表示,用電量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仍保持平穩,表明我國經濟持續好轉。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盡管與前兩個月相比有所回落,但是仍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說明經濟持續回升的態勢很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11月份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同比增長10.8%,繼續實現兩位數增長。
這也與我國外貿形勢向好相關聯。11月份外貿出口增速大幅回升,據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706.1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9.3%。其中出口增速大幅回升,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到2022.1億美元,增長12.7%,再創歷史新高。
專家表示,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仍保持高速增長,快于第一和第二產業,并且占比不斷上升,也說明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電力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階段,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快于第一、第二產業的趨勢還將持續。但短期來看,第二產業用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中占比較大的情況很難改變,5年至10年后可能會慢慢發生變化。發展方向是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占比不斷上升。
11月份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6%,仍是拉動全社會用電量上漲的主要因素。據了解,當前我國工業能耗占總能耗的70%左右,其中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消費又占到工業能耗的一半左右,用電量波動與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
數據顯示,1至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83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9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第二產業用電量35391億千瓦時,增長6.9%;第三產業用電量5731億千瓦時,增長10.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254億千瓦時,增長9.4%。
專家預測,今年第四季度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將得以保持,全社會用電量總體仍將呈現緩慢回升的態勢,2013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在7%至8%之間。
據悉,今年1至11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4132小時,同比減少46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095小時,減少258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540小時,增加28小時。1至11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6931萬千瓦,其中,水電2471萬千瓦,火電2956萬千瓦。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