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我國自主研制的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在河南鄭州下線。這標志著我國巖石隧道掘進機技術已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打破了我國巖石隧道掘進機完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制造商的局面。
嘉賓見證國家863、973計劃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掘進機下線
巖石隧道掘進機采用機械、電氣和液壓領域的高科技成果,是集掘進、支護、出渣、運輸于一體的成套設備。長期以來,我國巖石隧道掘進機完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制造商。為打破這一局面,國家科技部將敞開式TBM列入“十二五”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進行研究。
這是中鐵裝備集團的歡慶時刻,更是民族盾構TBM掘進機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
作為行業的領軍者,中國中鐵裝備集團自然被委以創新研發的重任。而他們也不負眾望,以國家“863、973”項目為依托,聯合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鄭州大學、中鐵隧道集團等,開始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技術。
2014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曾趕到中國中鐵裝備集團,視察了巖石隧道掘進機的“家族兄弟”盾構機,并寄予厚望: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略微遺憾的是,當時,能代表中國自主研制水平的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還未下線,習總書記也只是了解關注了該機器。
我國自主研制的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
采購方與設計制造方進行驗收證書簽字
1月26日上午,歷時24個月的研發生產后,這臺全長300多米,重約1500噸的龐然大物終于下線了。“這是中鐵裝備在相繼完成了復合地層盾構、穿江越海泥水盾構、矩形盾構等高端裝備之后,又一重大技術突破。我們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習總書記視察中鐵裝備時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中鐵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建斌興奮地說。
中國中鐵裝備集團公司總經理譚順輝介紹,此臺設備突破了TBM整機多系統協調控制集成技術,硬巖環境下高效破巖的刀盤高強度、非線性布置、小刀間距設計技術,不良地質條件下的高效、安全、快速支護系統設計技術,復雜多變地質條件的TBM三維激發極化超前地質探測預報技術等多項技術難題。這將為我國國防建設、鐵路、公路、水利、水電、石油燃氣管道、海底隧道等隧道開挖提供積極示范。
不僅如此,在中國中鐵裝備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王杜娟看來,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的研制成功,對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我國高端基礎元器件的產品升級和產業發展,如大型精密軸承、大型高精度傳動零部件、液壓元器件、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等,都將為其提供應用和發展平臺,以此逐漸形成我國TBM設計制造的新興產業,為國家基礎建設與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也標志著我國巖石隧道掘進機(TBM)技術躋身于世界第一方陣,打破了我國巖石隧道掘進機完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制造商的局面。
據介紹,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將用于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介紹,目前,我國已是TBM需求最大國家,占全球需求總量的50%。大直徑、大埋深、長距離全斷面隧道工程越來越多地采用TBM施工。預計未來20年內,國內市場對掘進機的需求將達到200臺左右,價值將超過400億元。 業的品牌建設不斷添磚加瓦。
一汽錫柴用領先同行的市場和行業數據和看得見摸得著的累累碩果,對過去一年的寶貴歲月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2015年,新的征途已經開始,站在新的起點,繼往開來的一汽錫柴必能創造新的創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