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增基礎油產量預計將挑戰從亞太地區運往其他地區的基礎油的傳統貿易流。
咨詢公司 Kline & Co. 估計,亞太地區的基礎油供應在 1,600 萬公噸以下,而需求超過 1,500 萬噸。估計的供應和需求總量排除第四類和第五類基礎油。
“亞太地區總體保持供需平衡,”Kline 公司能源業務項目經理 Anuj Kumar 在 10 月 7 日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說。“亞太地區的第二類和第三類基礎油的產量過剩。”他說。“其中,過剩的第三類基礎油出口到了北美和歐洲市場,而第二類基礎油大部分留在了亞太地區,用作第一類基礎油的替代品。”
同時,亞太地區的第一類基礎油市場存在赤字,他說道,其中部分是由從歐洲和中東等其他地區以及從亞太地區本身進口的第三類基礎油進行彌補。
Kumar 解釋說,在全球范圍內,新增基礎油產量和不復存在的經濟資產的關閉預計在從一個地區運往另一個地區的數量方面,會影響不同地區之間發生的基礎油貿易流。預計這也會改變已建立貿易路線。“預計會出現一些新的貿易路線,并且由于這些最近開發的路線,一些已建立貿易路線預計會面對更大的數量挑戰。”他說。
第三類基礎油的已建立貿易路線包括從亞太地區運往北美和歐洲地區。他表示,該行業現在正在經歷從中東運輸的第三類基礎油的新貿易路線開發,已向北美和中東供貨。
Kline 預計,從亞太地區運往北美和歐洲的第三類基礎油的流動將越來越多地面臨來自中東生產的第三類基礎油的更大挑戰。
“此外,在幾年后 – 已出現這種情況的歐洲 – 地區現在通常擁有其自己本土的第三類基礎油產量,這對于亞洲第三類基礎油供應商而言,很難將其產品投放到這些市場中。”Kumar 說。
對于第一類基礎油,已建立路線主要是從歐洲運往非洲以及從歐洲運往南美。Kumar 指出,對于第二類基礎油,已建立路線包括三條,即從北美 – 運往南美、南亞以及歐洲,后面一條是最近開發的路線。
研究的題目為“全球潤滑基礎油:市場分析與機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