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熱轉的“汽修內幕”看得人心驚肉跳:機油里加白糖、潤滑油里加鹽、火堿洗水箱,這些招數在杭州汽修市場里存在嗎?汽修市場,水究竟有多深?
我們的求證,從一次暗訪開始——
200元左右的火花塞問題 報價從80到3000元不一
探訪從一次實驗開始。
記者邀請了著名的汽車維修專家、杭州中亞汽修城技術總監王華金,為暗訪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
在王華金的幫助下,記者將一輛已經行駛了近3萬公里、剛剛做過全車檢查的自備車起亞智跑作為道具車——用四個已經報廢的火花塞替下了四個工作正常的火花塞。
“火花塞出現問題可表現為汽車動力不足,儀表盤發動機故障燈亮起,行駛中頻繁出現‘一拱一拱’的情況。”王華金說,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正常材料成本+人工費用共為200元左右。
第一家汽修店我們選擇在了杭州華馳汽修城光眾汽修。聽記者說完癥狀,該單位一位修理師傅說:“這個問題可能有兩個原因:火花塞或者噴油嘴,維修費用不會太貴,1000元以內肯定可以解決。”
可同樣的毛病在該汽修城的另一個商家口中就成了另一番樣子——
“拆車吧,不然怎么能找到原因?”這位商家力勸記者將發動機周邊的幾個關鍵零部件拆開,而他給出的維修價格,竟然要“近三千”。“電腦板可能壞了,很貴的。如果算上人工,徹底修好可能要超過3000元。”
記者又來到中亞汽修城,在這里暗訪了8家汽修廠,價格不一,不過有一家報出了最低價——80元。“你先開進來我給你檢查,不就是八九十塊能搞定的事情嘛。”
前后3天的暗訪中,記者共接觸了17個汽修廠,其中報價最低的為80元,最高的為3000元;300元以內的7家,300~800元的5家,800~1500元的4家,1500元以上的1家。
專家分析:“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我認為絕大部分技師都應當是知道,而報維修價格則全在良心了。”王華金說,80元根本修不好一定是“陷阱”,800元就是亂開價,1500元以上的要么就是不懂技術,要么就是“磨刀霍霍”了。
給汽車看“常見病” 過半維修廠“醫術”不過關
前面的暗訪側重于維修,隨后,我們又換了一種方式暗訪——看看汽修廠能不能很短時間內找到問題。
同樣是記者的自備車,王華金設置了三處較為常見的故障:常發性無法正常啟動、機油燈常亮、方向跑偏。“這三項故障都較為常見,如果操作規范、方法準確、使用工具得當的話很快就能被檢查出來。”
在一家特約維修點,對方先聽取了記者的故障陳述,然后開始記錄檢查。大約20分鐘后,接待員說需要先交一筆500元的檢測費,只有這樣才能“確診”——哪有車沒修先給錢的道理?對方的要求自然被記者一口拒絕。
而另一家一類維修廠,記者的車被告知需要更換電瓶、重新保養。“無法啟動通常和電瓶斷電有關;如果機油太臟則會直接導致警告燈亮起。”
記者前后去了10家汽修機構,能全部查出原因的只有4家,其他機構則只找到了其中1個或者2個問題。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只有1家符合我們的設計要求。
專家分析:某4S店的業內修理好手諸師傅說,一般來說,如果是水或者油方面的原因,現在的車子都自帶報警系統,一般車主都會第一時間得知。
不過有些問題,普通車主心里肯定沒底。“比如你們實驗的發動不了,原因有很多:油泵壞了、點火模塊壞了、電瓶壞了、啟動馬達壞了,如何處理也是有難有簡,這都得看修理工的職業操守了,要賺你錢,是分分鐘的事。”
機油放白糖、防凍液撒鹽 這些在杭州可能性極小
對于微信上關于維修陷阱的那篇文章,諸師傅表示,據他了解,這種做法在杭州不太可能:“客觀地講,這些以前可能存在,但像機油里放白糖、防凍液里撒鹽等等,那都是違法犯罪行為,與一般以次充好等行為不同,就像有些人故意做有毒食品、藥品一樣。”
他告訴記者,就杭州汽修行業來看,上面這些情況即使有也是極個別,在正規修理廠和4S店存在可能性極小。
王華金也認為,雖然微信上提到的極端現象不太有了,但這里的水依然很深:“有少數人利用車主不懂技術的情況蒙錢,小毛病當大病醫,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夸大小毛病、以次充好等問題,汽車保養產品的貓膩也很足。“他們的成本非常低,一些清洗劑成本價只要幾十塊錢,但一入4S店便以三四倍的價格賣給車主。”
這三四倍的價格差背后是一條完整的利益鏈:前臺接待員均有銷售任務,如成功售出一瓶100多元的油泥清洗劑,接待員、修理工、銷售經理均可提成10元,4S店也要提成三四十元,最后買單的是不明真相的車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