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重型卡車要設計這么多擋位的變速器呢?
一言以蔽之,這種多擋位變速器主要是為了改善汽車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換擋平順性。擋位細化,駕駛員可以根據路況及載重情況選擇高效率從事營運,減少重型卡車在行駛中高擋位拉不動、低擋位吃不飽的現象。
改善動力
重型卡車和汽車不同的是,重型卡車一般是柴油機,相比汽油機工作轉速范圍更小,大約在1000—2500轉/分, 為了能發揮最大扭矩和效率,也就需要多個檔位來調節速度,如果檔位太少,那么扭矩輸出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經常會出現熄火的情況。
提高燃油經濟性
一般重型卡車都會載很重的貨物,需要更大扭矩帶動,當車速和負荷一定時,發動機的功率也就固定了,此時如果要保證發動機的效率最高,就只能通過變速器來調節了。比如起步或者上坡時動力不夠,就可用低速檔,貨物較輕時,可以高速檔位跑,這樣車輛就能在不同車速下使發動機處于經濟轉速區間,可提高燃油經濟性。
換擋平順性
汽車的檔位一般有五檔,檔位是不可越級的,因為彼此之間的力矩差別較大,越級加檔傷離合和打齒輪。但是重型卡車就不一樣,檔位越多,彼此之間的扭矩差別就越小,這樣就可減少動力切換的落差,即使越級加檔也能夠快速轉變, 換擋也就更加平順,不傷齒輪。
檔位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重型卡車的重量相對較大,使用的發動機多為大排量柴油機,這類發動機的特點是低轉速大扭矩,自然就需要擋位較多的變速器來保證車輛的正常行駛,所以常見的重卡變速器基本都在8-16擋。從理論上來講,的確擋位越多對發動機的適應性就越好,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多擋位變速箱而忽視了與發動機與行駛路線的匹配,就不一定能達到到這個效果了。
舉個例子,如果只是一輛在碼頭短途轉運集裝箱的車,一般匹配6擋變速箱,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4擋用不完5擋會拖擋的現象,那么給他匹配一個8擋的變速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如過你只想追求多擋位給他裝上了一個16擋變速箱,理論上講適應性會更好。
但是實際操作中你會發現有的擋位根本就用不上,這無疑是一種浪費。同時在駕駛這輛車的時候,你換擋的頻率會更頻繁,換句話說你的勞動強度會大大增加,開一天下來也會特別的累,并且你為了裝這個16擋變速箱也得多花錢,怎么都是不合算的。
說到這有些可有可能會說了,那我裝16擋的變速箱,每次換完擋都能保證發動機在最大扭矩轉速區間,我提速就會更快啊。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有誤區,誠然你每次換完擋的時候都可以讓發動機保持在最佳的轉速區間,但你每次換擋都需要切斷動力,按每次換擋0.5秒來算,浪費的時間會更多,所以擋位越多加速時間反而會更長。
綜上所述,我們不是說多擋位變速箱不好,而是我們要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擋位的變速箱,如果你是全國漫游的選手,一般來說12擋的變速箱基本已經夠用了。山區卡友則可以適當考慮用16擋變速箱,但16擋變速箱的操作就需要動腦了,在什么時候順序加減擋,什么時候需要跳擋操作,都需要你在實踐中去摸索了。
其實按我的想法,16擋這樣的變速箱最好是使用AMT,減輕自己的勞動強度的同時還能避免誤操作,也能讓換擋的速度更快,燃油經濟性也就會更好,不過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AMT變速箱的車型會貴一些,對于如何選擇就看卡友們自己了。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