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30%!半年來最低!
全球石油需求崩潰擔憂下,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上周WTI油價下跌9.74%,布倫特油價下跌13.72%。5日,WTI油價收于89.01美元/桶,布倫特油價收于94.92美元/桶。這一價格已較年內最高點下跌超三成,并已驟降至俄烏沖突前水平。

8日,油價持續下跌,全球原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1.09%,至每桶93.89美元;WTI原油下跌1.08%至88.05美元/桶。從130美元/桶到90美元/桶,油價已跌至半年來最低,跌幅超過30%,也就是下跌到俄烏沖突爆發前的水平。
盡管原油現貨供應持續緊張,但市場對于發達經濟體出現滯脹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情緒持續升溫,投資者不斷減倉以提前應對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的局面,導致國際油價上周創出今年4月1日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前景,導致對原油需求預期下降。由于通脹加劇,美聯儲已連續兩個月加息75個基點,這是1994年以來美聯儲最大的單次加息幅度。在美聯儲大踏步加息的背景下,各國央行被迫紛紛加息。2022年至今,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跟進加息。
隨著高通脹下各國繼續加息,增加了金融活動放緩的風險,下調當前油價預測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作為看空油價的機構代表,花旗警告稱,原油價格將在2022年底降至65美元/桶,到2023年底降至45美元/桶。
80多種化工品大跌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80多種石油產業鏈及衍生產業鏈產品受此影響價格下跌明顯,不僅跌幅驚人,且較年初價格基本吐出所有漲幅,甚至比開年時的價格還要低。
石油產業鏈上受到直接影響而價格下跌的化工品超過40余種,其中丁二醇、TGIC噸價下跌均超過萬元,丁二醇、丙二醇的跌幅超過50%,堪稱腰斬。
而在原油產業鏈之外的其他產業鏈上,也有30余種化工品價格下跌,最高下跌近50%。其中不乏天然氣化工產業鏈上的尿素、有機硅,煤化工產業鏈上的乙醇、醋酐,以及磷礦、鈦礦等下游的黃磷、鈦白粉等。
由于貨幣政策快速收緊,美國和歐洲來年出現經濟衰退似乎不可避免,歐洲地區也面臨著與美國類似的情況。受增長勢頭減弱、實際收入縮水、天然氣供應中斷及金融環境趨緊的影響,歐元區經濟將最晚于2023年第一季度出現溫和(技術性)衰退。
機構分析,國際油價下跌是由政治、經濟和金融這三點因素疊加造成的。經濟衰退時候,能源消費需求會趨弱。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原油市場需求前景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若市場對于原油需求不足的擔憂進一步增加,國際原油價格將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也就是說,后續國際油價還存在下跌空間,化工品下跌或許也存在一定的空間。而在以歐美為代表的全球多個國家通脹不斷創新高之下,市場需求也在持續衰減。在業內“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之下,訂單成交低迷的現狀難以轉圜。而對于中下游的化工企業而言,市場行情的不景氣才是他們目前面臨的重大考驗,沒有訂單的加持,再便宜的原料也不敢大肆囤貨和生產。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