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舉行的第15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簡稱上海車展)上,中國自主品牌廠商集體高調亮相,表現搶眼。
據上海車展官方介紹,本屆車展國內六大汽車集團全部參加,自主品牌展覽規模創下了歷史記錄。
第一次獨立參展的長安汽車,“大手筆”租下1900平方米的展區;東風汽車以史上最強陣容出擊,展車數量超過140輛;一汽集團攜7款紅旗轎車亮相……
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起,中國汽車工業便進入重要的轉折期,越來越多的汽車駛入中國家庭。繁榮的市場下,國內自主品牌獲得了難得發展機遇,迅速成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一季度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91萬輛,同比增長18.3%,自主品牌銷量呈現上升之勢。
在此次上海車展上,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軍團雖然風頭正勁,但與同臺競技的國際汽車品牌相比,其技術和品牌都存在差距,未來仍會面臨一條復雜而艱難的道路。
滬上白領徐鵬準備近期購車,在車展逛了一圈后,仍決定購買合資品牌:“國產車款式新穎,價格合適,但是我擔心質量能否和國際品牌媲美。”
事實上,在國產車發展之初,“幾萬元就能擁有一輛汽車”的低價戰略讓很多中國家庭選擇從國產車駛入汽車時代,然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依靠低價很難再與跨國汽車品牌搶奪市場。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上海車展高峰論壇上直言,“中國的自主品牌未來仍然撲朔迷離。”他認為,從低端起步的自主品牌向中高端提升,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必選之路。
記者連日走訪也發現,此次上海車展,中國自主品牌已吹響了向中高端市場進軍的沖鋒號,爭相推出中高端車型,更有諸如人際交互觸屏系統、3D技術、車內無線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亮相。
顯然,自主品牌廠商們希望能早日擺脫比價格、拼數量的產業初級階段。
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周必仁告訴記者,他們將在中高端市場發力,打造高質量產品。
但瞄準中高端汽車市場的并非只有中國自主品牌,實力雄厚的跨國汽車巨頭也意識到這是汽車市場的必爭點。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蘇瑞博就在此次車展上表示:“未來通用汽車將重點關注中國豪華車與SUV市場。”
方興未艾的中國汽車市場,“鹿死誰手”,尚難預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