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散劑怎么用?
目前以多胺為基礎的丁二酰亞胺是分散劑的主流產品,使用量占分散劑總量的80%以上?;瘜W結構由親油基、極性基和連接部分組成,這樣的化學結構,在潤滑油中極易形成膠團,保證了它對液態的初期氧化產物具有較強的增溶作用,以及對積炭、煙灰等固態顆料具有很好的膠溶分散作用,有效保證內燃機油的低溫分散性能,特別有效地解決了汽油機油的低溫油泥問題。加有分散劑的汽油機油,運行較長時間后換油時,曲軸箱中油泥減少,同時也提高了對高溫氧化所產生的煙灰和潤滑油氧化產物的分散和增溶作用,特別是與金屬清凈劑復合后有增效作用,既提高了潤滑油的質量,又降低了添加劑的加入量。由于其具有這方面的優點,丁二酰亞胺無灰分散劑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和應用。
由于分散劑在油品中的主要功能是分散和增溶作用,在現代汽車發動機油中,1-10%的添加量,就能有效的控制汽車柴油機油的煙點。而鐵路機車用油要求有較好的堿儲備性和高分散性能,也需要加入分散劑;對于中速筒狀活塞發動機油則傾向于用較少的加劑量2-4%來實現分散性能;一般傳統生產船用氣缸油不加分散劑,但實驗室研究發現,添加分散劑不僅可以提高船用汽缸油的清凈分散性,而且可大大減少高堿性添加劑的加入量,降低成本,目前也越來越多的用于船用汽缸油的生產。二沖程汽油發動機油是潤滑油和燃料油進行混合燃燒,過多的金屬清凈劑和抗氧劑,容易產生磨損和環粘結,而使用特殊的分散劑或者清凈劑復合使用,可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另外應當指出的是丁二酰亞胺型的分散劑由于帶有低分子的聚異丁烯烷基團,加入過多會使低溫粘度增大,對配置多級油帶來不便,如加入聚合性分散劑(粘度指數改進劑)代替部分分散劑,即可改進低溫性能,又可提供足夠的低溫分散性。
二、分散劑怎么生產?
國內外企業大多采用氯化法、熱加合法進行生產無灰分散劑。以氯化法為例,聚異丁烯與馬來酸酐在氯氣存在的情況下進行氯化烴化反應制成烯酐,然后與多烯多胺反應合成聚異丁烯丁二酰亞胺,產品中殘留一定含量的氯,在后續的使用中,會產生噁唍類的氣體造成對環境的污染以及產生腐蝕性氣體而降低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基于此,康泰公司采用熱加合生產方法,以高活性聚異丁烯為原料,制備不含氯的高品質的無灰分散劑。熱加合法具有反應時間短,不結焦不腐蝕設備,對人體無害,生產成本低,產品產率高和品質優異等顯著優點。在添加劑發展的前景中,具有極高的市場潛質。
三、分散劑有什么作用?
1、增溶作用:一些氧化產物進行聚合后與冷凝水混合生成發動機的油泥,使發動機積碳增加,附著在油箱上阻止了油泵的吸入,從而堵塞濾網,而丁二酰亞胺分散劑能與不溶于油的積碳和油泥形成膠束,并且與它們絡合成油溶性的液體而分散于油中。分散劑的增溶作用最好,比清凈劑要高出約10倍。
2、分散作用:分散劑提供的油溶性基團比清凈劑大,能有效地屏障積碳和膠狀物相互聚集,能有效地把0~100nm的例子分散在油中。如圖所示:
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和應用標準的提升,對無灰分散劑產品的生產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首先,其低溫下粘度增長要盡可能地??;其次,能有效地維持高溫粘度;與其他添加劑有良好的相容性;耐水性良好;對橡膠密封性良好以及在制備過程對環境、對工人盡可能地做到無損害。
總之,用戶對于無灰分散劑性能要求將會越來越嚴格;在潤滑油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
相關評論